外径千分尺测量误差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
外径千分尺是千分尺中的一种,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千分尺轴心通过现代化磨床加工,螺纹的轮廓精度很高,外径千分尺的应用很广泛,经常用于测量使用,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外径千分尺测量误差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径千分尺测量误差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
1、人为原因导致的误差
在测量工作中,很多操作人员都没有取得相关的上岗证书,对千分尺的结构、原理等一概不熟悉,因此在实际测量中会有用力过猛等不合理操作或者在测量前不校准等,造成了测量误差。而且在使用后储存不当,或者不进行清洁、保养等工作,久而久之千分尺的精密部位会产生锈蚀等现象。这种误差可通过提高操作人员素质,设定操作员准入门槛,并用相应规章制度约束的方式来避免。
2、系统误差的产生
外径千分尺的系统误差是指在测量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对同一被测物体进行测量时误差的大小一直不变,或者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例如当千分尺的零位校准不准确时,无论如何测量示数都不变化,因此误差不变,这种系统误差叫做定值系统误差。而当分度盘内齿轮有一个齿损坏时,就会导致测量误差按照正弦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叫做变值系统误差,一般来说如果是由于零位校准不正确导致的误差可以通过实验对比或者计算的方式得出修正值,然后从测量值中加减修正值的方式消除,但是多数情况下系统误差是无法预知和判定的,因此普遍认为是无法消除的误差。
3、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测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物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均不一致,表现为误差大小和正负都无法预知和判断,这种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由于其无法预知的性质导致这类误差一般无法消除,只能期望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外径千分尺测量误差类型及产生原因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想要了解的话,可以来咨询我们。